欢迎来到120小说网

12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楚韵 > 第254章 接二连三的意外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54章 接二连三的意外(1/4)

    八月初六,时维初秋。



    熹微渐破,考院中的寒意悄然消散。



    林明礼忘了昨夜是何时辰睡的,只听得耳畔细碎的声响,迷蒙间睁开双眼,天光已是透亮。



    旁边号舍的学子显然也是刚醒不久,双手不停地反复摩挲,试图驱散寒意,旋即又拿起墨块,徐徐研墨。想来应是在心中暗暗忖度该如何破题,打着腹稿,故而没太注意墨块碰撞在砚台上的声响,为巡查的官员轻叩号板,算是警告。



    诚然声响并不大,仅是相邻的两个号舍能清晰可闻。毕竟巡查的官员顾忌会打搅到应试学子的思绪,除非是有舞弊之嫌,大多情况下,走路几乎都是猫着的,生怕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林明礼缓缓展开考题,上书:



    盖闻古先哲王博求贤能而任使之,故治功昭着,名声流闻,邈乎不可以跂及······岂古之所谓德行智略,政事文章,心术节,与今举异欤将教化不明,狃于末习而然欤子大夫学优而仕,于斯数者,其自处固已审,使风俗旷然大变必有术。悉之复之,详着于篇。



    这道策问指陈当下时弊,几是大胆地指出朝堂中人才任用方面的诸多问题,譬如人才德行不端、为政不重廉隅、为文不本忠信、缺乏为公的节操等等现象,又对这种情形的根源提出深思,寻求解决之道。不得不说,此问与现今的时务很贴合。



    首届科考前,前任御史大夫韦俨与民部侍郎叶作舟相继受惩,空缺的职司引得诸多官员和世家眼红竞相觊觎,一时朝堂中明争暗斗,乱象丛生。借这招‘二桃杀三士’之计委实肃清了不少冗员和高官胥吏。而科考过后,翰林院和内阁虽补充相当的新晋士子,但饮鸩止渴带来的危害,相较先前也不相上下。皇帝陛下对此事的处理已然妥善,而今面向新的朝堂格局,如何教化昌明便成了当务之急。



    此次科考的三位主考及两部官员于正堂内闲叙。



    “两科的策问皆是由陛下钦定?”崔秉志对此次科考的题目很是惊诧,细细品味题干,显然是有几分皇帝陛下垂询的意味。



    “原则上确应由林尚书拟定策问选题。然林府大公子林明礼及吴尚书的孙儿一齐参加了此次科考,为不落人口舌,选题只得由陛下钦定方显公允。”韦邈似是在说一件稀松平常的事,面色颇为平静,徐徐端起茶盏,小口啜饮。



    然座下的吴尚书脸色很是难看,自指派林靖澄为主裁后,他自然知晓本次科考策问的选题,相应的策论早已请各地名家润色。纵然算不得榜首,跻身前列不成问题。入院前,又让孙儿背个滚瓜烂熟,这才安心离开,现今计划赶不上变化,他固然是颇有微词。



    吴逸明心知肚明,若是质疑策问选题,那便是在质疑皇帝陛下,如此只能将矛盾转嫁给崔秉志,毕竟向成林若是科考不中,与杨湜绾的这门亲事算是就此搁浅,遂语音中带着几分调侃和关切,“应考学子中尚有崔供奉的高徒,不知可有信心金榜题名?”



    崔秉志忙打了个哈哈,“吴尚书这话怕是问错人咯,老朽可不敢妄言。不过老朽该教的也教了,各有各的造化,听天由命吧。”



    显然,他不想接吴尚书的话茬,赶紧敷衍过去。



    “崔供奉过谦了。”吴逸明哪会轻易放过他,“听应考的学子说,昨日林御史与某位学子同乘,相送赴考。这······难免会生出些闲话。”



    座下顿起细碎的声响,显然对此颇为惊异。



    既发生在昨日,崔秉志自然也听到些风声,大抵是林尽染亲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边水往事,我家亲戚都是悍匪 我愿用千万次死亡换你的明天 画风格格不入的我一定搞错了什么 嫡女贵嫁 四合院:刀劈易中海,院里谁不服 农女有空间 鬼手天医 穿越型月:我黑岩竟是兽之幼体? 侯府团宠囡囡七岁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