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第三卷终(1/5)
刘恒的篇章结束了,属于刘启的时代即将到来,云生在这儿,还是想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以及和大家聊聊我内心的想法。首先还是先感谢一下大家的支持,这本书已经破了200章,也算是小有规模。
但我毕竟是第一次写这种书嘛,前面有许多情节,把握的不是很好,导致这本书流量不是很好,但没关系,有你们这些喜欢的人支持就够了。
刘恒是个好皇帝,他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生产,劝课农桑,全免田税,废除肉刑和连坐法,并尽力将政策落实到每一个百姓。
同时汉文帝还是一个节俭的皇帝,他用一生践行了他的节俭,证明了他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从骨子里的节俭。
另外,汉文帝的手段也很高明。
当初功臣集团选刘恒进京,就是想把刘恒当成傀儡,通过操纵刘恒来控制朝政。
但刘恒没他们想的那么简单,进京的当晚就控制住了军队,只用了一招五辞五让,就拿捏住了功臣集团的主力周勃陈平,避免了成为群臣手中的傀儡。
然后从登基到去世,一直在打压和削弱军功集团,将那么庞大的一个集团逐渐削弱、肢解;
到儿子刘启登基的时候,几乎已经将皇权集中于一手,这也是刘启为什么登基没几年,就敢这么明目张胆削藩的原因。
因为内部矛盾都被刘恒解决了,只剩下诸侯王这个外部矛盾,尝到权力集于一人的滋味,刘启才急急忙忙的对诸侯王动手。
所以说,刘恒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也是封建帝王中相对对百姓最好的。
在这呢,还是给大家说一个残酷的现实,让大家客观的来看待封建帝王。
封建社会作为一个家天下的时代,不可能有帝王做到爱民如子,除了石虎,那是真“爱民如子”。
客观来看,任何封建帝王把百姓看得重,都有维护统治的目的,包括这一卷的主角汉文帝刘恒。
因为封建社会具有时代局限性,他们所受的教育和我们都不一样,压榨百姓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封建社会比前面的奴隶制社会已经是大进步了。
但相比来说,刘恒已经做到了能做到的最好的,而且前面没有例子可考,刘恒就成为了后世皇帝的例子,给大家做了一个守成之君的典范。
这也是刘恒“万世帝师”这个称号的来源,被后世的皇帝所推崇。
说这些就是想告诉大家,喜欢某个封建帝王可以,但别看的太重,他们都属于家天下的帝王,别套上太严重的滤镜。
—————————————
由于我的粉丝不够,没法建粉丝群,我只能在每卷结尾,统一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
你们所有的评论我都是看了的,你们所有的问题我都记了下来,在每卷结束的时候统一回复一下大家的问题。
先说一下这本书改变的历史大方向,让大家清楚了解一下历史和这本书的区别。
我写的是一本小说,不是《史记》,因此很多地方都已经做了更改,许多历史的遗憾已经在相对弥补,现在已经算是半架空文,不再是完全的历史走向。
首先就是诛吕的时间提前了四年,所以刘恒提前登基了四年,历史上的刘恒是在位23年的,这本书中变成了27年。
韩信被主角保下来了,而且大家也看到了,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