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子弹厂的难处(1/2)
接下来的几天波夫向设计局发去了电报,停下了伊15生产线转型生产伊18的改造,而秦晓这时也离开了机场。回到军工局办公地,得到秦晓要回来的消息的老邹早已经在门口等待。
两人寒暄了一番后话语便进入到正题内。
“秦晓,你走的这几天内我们把上面给的资金重新分配了一下,化学厂那里得到了大半的资金支持,正在准备继续扩产生产黄色炸药,还有枪械厂的徐凌刚刚传过来的消息,他们仿制鬼子的八九小炮已经改进完成了,炮膛取消了复杂的膛线,炮弹改为了迫击炮炮弹的尾翼经过试射后效果很好,询问咱们能不能生产一些下放的部队上实验。”
听到这里秦晓点点头,
“嗯,既然效果很好下放到部队实验我看暂时就还没有这个必要,毕竟咱们部队缺这种投射火力,先全力生产,部队一边试用提交意见,咱们一边生产在一边根据提交上来的意见在改进也不晚!”
“嗯,知道了!”
老邹回应后,秦晓想到了教育科于是问道。
“老邹,我怎么没见教育科的刘干事?”
听到秦晓在询问刘干事,老邹则想了想说道。
“刘干事今天和我说了一声,这几天送适龄儿童入学的老百姓少了很多,他跟着地方上的同志一起去做那些不送孩子上学的老百姓的思想工作去了!”
说完老邹翻找了一下自己的笔记本继续说道。
“教育科刚刚送来了学生入学的数据你要听听吗?”
看到秦晓点头于是老邹道。
“现在兵工厂初等小学共计600余人,按照年龄和学识分为五个年级,其中一年级人数为231人,二年级人数110余人,三年级51人,四年级20人,五年级是为了14岁到20岁未接受过教育的人特设的两年制班级人数为130人,共计是542人。”
秦晓听到这里老邹便没有下文,他好奇的看着老邹问道。
“老邹就这没了?”
“嗯!没了。”
老邹则很肯定的回应。
“高等小学没有学生?”
听到秦晓的问话老邹恍然大悟。
“秦晓按照壬戌学制初小四年是义务教育,毕业后再想接受初中教育就是要花钱的,在咱们没来之前镇上只有初小,接受完初小教育后有钱的会去县里接受初中教育,没钱的那就只能自己自谋生路了。”
经过老邹的一番解释秦晓也了解情况,在红军接管这里的初小前,里边的学生本来就是两三人,全靠当地政府或者有钱人的支持才能开下去,后来能发展到合并前的两百学生是红军接手后的结果加上地方组织同志们努力,但是接手时间较短并未形成良好的生源供应这高等小学就建不起来。
其中还要考虑高等小学的收费问题,毕竟按照壬戌学制两年高小教育并不在义务教育的范围内。
“咱们现在教育科的经费压力很大,高小的建设我看可以停一下,咱们还得要一步一步的来,步子迈的太大了。”
老邹将教育科的难处说了出来,秦晓也点头表示同意
教育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投资想要一两年就见效是不可能的。
“嗯,高小的建设咱们暂时放下慢慢商议,不过军工局大学的建设可得抓紧了,zy